门桂菊,无党派人士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北京市劳动模范、北京市人大代表、西城区政协委员,现为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邮政支局营销员,负责主题邮局团队和地安门主题邮局工作。在30多年的工作中,门桂菊始终践行“人民邮政为人民”的服务宗旨,总结出“精、勤、广、想”四字工作法,着眼新需求、开拓新场景、擦亮新名片、拉动新消费,让百年邮政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坚守初心做邮政文化的“传播人”
门桂菊自1990年进入邮政系统工作以来,经过基层服务岗位的实践淬炼,以精湛的业务能力与强烈的敬业精神获得广泛认可。2016年调任地安门邮政支局后,门桂菊依托支局毗邻钟鼓楼、什刹海等京城文化地标的独特区位优势,系统性地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工作。
作为研发团队负责人,门桂菊深度整合邮政文化元素与地域文化资源,聚焦传播邮政文化、传承创新传统文化以及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,精心打造了二十四节气主题邮局、大运河临时邮局、北海皇家邮驿、非遗文化主题邮局等系列主题邮局品牌。同时,开发了“两岸一家亲、鸿雁传书”“二十四节气”“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”“邮赏大运河”等系列主题邮资机图(戳)、邮政文创产品,在传播邮政文化、弘扬传统文化及推动区域文旅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相关项目成功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效益的双向转化,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邮政文化产业创新模式。
传承匠心做团队发展的“带头人”
2011年,“门桂菊创新工作室”正式成立,她总结多年工作经验,创新提炼“五心工作法”,即在服务上细心、热心、诚心、爱心、暖心。工作室现有骨干成员12人,包括营业员、投递员、营销员、金融柜员等,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。
在门桂菊的带领下,该工作室先后组织为北京市总工会在册劳模寄赠生日贺卡、北京协和医院百年院庆、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等活动,设计打造独具特色、量身定制的产品。工作室还开办了网上金融课堂,讲解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,主动服务百姓生活。
在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方面,门桂菊在支局管理中提出“突破营销瓶颈,创新服务领域,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”的人才培养课题,通过强化业务学习,加大培训力度,优化作业组织,明确责任分工,将工作室成员锻炼成为勇于创新、善于担当的技能型、创新型人才,保障人民群众用邮需求,推动精神文明建设,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双丰收。
奉献爱心做热衷公益的“暖心人”
门桂菊热心公益事业,斑马线前、十字路口和辖区企业、社区、街道的讲台上以及什刹海胡同里,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与身影。她定期参加张北、赤峰等地扶贫助学活动,为社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,资助困难儿童完成学业。她担任启喑学校(北京市唯一专门招收听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)的校外辅导员,积极帮扶聋儿。
2021年春节,门桂菊组织为留京过年、就地过年的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官兵送温暖,并提供年货免费配送服务。主动推进“暖心驿站”建设,在支局为快递小哥、街道保安人员、环卫工人、停车收费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开水和取暖、热饭等便捷服务。
2022年,门桂菊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,她深感责任重大。在走访辖区各条胡同居民的时候,门桂菊注意到快递三轮车作为城市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的主要运输工具,每天频繁地穿梭于大街小巷,是城市交通的高度参与者,但快递三轮车在行驶和停靠方面存在诸多不便。于是,她在市人大会议上提出了《关于在北京建设快递机动三轮车限时停靠点的建议》,建议借鉴北京出租车停靠点模式设立快递三轮车限时停靠点,解决快递员的急难愁盼问题。
劳模感言
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,更是对无数坚守岗位、无私奉献劳动者的崇高礼赞。这份荣誉所承载的,是组织的信任、团队的协作,更是新时代邮政企业精神。
劳模是从广大职工群体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代表,这一荣誉不仅仅是社会和企业对我们工作成绩的肯定,更是对我们的一份信任和期待,这份期待是沉甸甸的,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还要努力创造更高的劳动价值,让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在广大职工群体中闪耀光芒,成为激励大家不断前进的力量。同时,我也深刻地认识到,这份荣誉赋予了更重的责任,将促使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,不断地追求卓越,努力做到最好。
门桂菊,无党派人士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北京市劳动模范、北京市人大代表、西城区政协委员,现为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邮政支局营销员,负责主题邮局团队和地安门主题邮局工作。在30多年的工作中,门桂菊始终践行“人民邮政为人民”的服务宗旨,总结出“精、勤、广、想”四字工作法,着眼新需求、开拓新场景、擦亮新名片、拉动新消费,让百年邮政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坚守初心做邮政文化的“传播人”
门桂菊自1990年进入邮政系统工作以来,经过基层服务岗位的实践淬炼,以精湛的业务能力与强烈的敬业精神获得广泛认可。2016年调任地安门邮政支局后,门桂菊依托支局毗邻钟鼓楼、什刹海等京城文化地标的独特区位优势,系统性地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工作。
作为研发团队负责人,门桂菊深度整合邮政文化元素与地域文化资源,聚焦传播邮政文化、传承创新传统文化以及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,精心打造了二十四节气主题邮局、大运河临时邮局、北海皇家邮驿、非遗文化主题邮局等系列主题邮局品牌。同时,开发了“两岸一家亲、鸿雁传书”“二十四节气”“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”“邮赏大运河”等系列主题邮资机图(戳)、邮政文创产品,在传播邮政文化、弘扬传统文化及推动区域文旅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相关项目成功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效益的双向转化,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邮政文化产业创新模式。
传承匠心做团队发展的“带头人”
2011年,“门桂菊创新工作室”正式成立,她总结多年工作经验,创新提炼“五心工作法”,即在服务上细心、热心、诚心、爱心、暖心。工作室现有骨干成员12人,包括营业员、投递员、营销员、金融柜员等,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。
在门桂菊的带领下,该工作室先后组织为北京市总工会在册劳模寄赠生日贺卡、北京协和医院百年院庆、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等活动,设计打造独具特色、量身定制的产品。工作室还开办了网上金融课堂,讲解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,主动服务百姓生活。
在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方面,门桂菊在支局管理中提出“突破营销瓶颈,创新服务领域,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”的人才培养课题,通过强化业务学习,加大培训力度,优化作业组织,明确责任分工,将工作室成员锻炼成为勇于创新、善于担当的技能型、创新型人才,保障人民群众用邮需求,推动精神文明建设,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双丰收。
奉献爱心做热衷公益的“暖心人”
门桂菊热心公益事业,斑马线前、十字路口和辖区企业、社区、街道的讲台上以及什刹海胡同里,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与身影。她定期参加张北、赤峰等地扶贫助学活动,为社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,资助困难儿童完成学业。她担任启喑学校(北京市唯一专门招收听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)的校外辅导员,积极帮扶聋儿。
2021年春节,门桂菊组织为留京过年、就地过年的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官兵送温暖,并提供年货免费配送服务。主动推进“暖心驿站”建设,在支局为快递小哥、街道保安人员、环卫工人、停车收费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开水和取暖、热饭等便捷服务。
2022年,门桂菊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,她深感责任重大。在走访辖区各条胡同居民的时候,门桂菊注意到快递三轮车作为城市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的主要运输工具,每天频繁地穿梭于大街小巷,是城市交通的高度参与者,但快递三轮车在行驶和停靠方面存在诸多不便。于是,她在市人大会议上提出了《关于在北京建设快递机动三轮车限时停靠点的建议》,建议借鉴北京出租车停靠点模式设立快递三轮车限时停靠点,解决快递员的急难愁盼问题。
劳模感言
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,更是对无数坚守岗位、无私奉献劳动者的崇高礼赞。这份荣誉所承载的,是组织的信任、团队的协作,更是新时代邮政企业精神。
劳模是从广大职工群体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代表,这一荣誉不仅仅是社会和企业对我们工作成绩的肯定,更是对我们的一份信任和期待,这份期待是沉甸甸的,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还要努力创造更高的劳动价值,让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在广大职工群体中闪耀光芒,成为激励大家不断前进的力量。同时,我也深刻地认识到,这份荣誉赋予了更重的责任,将促使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,不断地追求卓越,努力做到最好。